免疫组化检测
原创版权
信息概要
免疫组化检测是一种通过特异性抗体与组织或细胞中抗原结合的技术,用于定位和定性分析目标蛋白的表达情况。该检测广泛应用于病理诊断、肿瘤分型、预后评估及治疗靶点筛选等领域。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标准化的免疫组化检测服务,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研究和疾病诊疗提供关键依据。
检测项目
- ER(雌激素受体)
- PR(孕激素受体)
- HER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 Ki-67(增殖指数标记物)
- PD-L1(程序性死亡配体1)
- 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ALK(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 CD3(T淋巴细胞标记物)
- CD20(B淋巴细胞标记物)
- p53(肿瘤抑制蛋白)
- 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CEA(癌胚抗原)
- CK5/6(细胞角蛋白5/6)
- 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 Syn(突触素)
- CgA(嗜铬粒蛋白A)
- CD34(血管内皮标记物)
- HMB45(黑色素瘤标记物)
- GFA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 TTF-1(甲状腺转录因子1)
检测范围
- 乳腺癌组织样本
- 肺癌组织样本
- 胃癌组织样本
- 结直肠癌组织样本
- 前列腺癌组织样本
- 淋巴瘤组织样本
- 黑色素瘤组织样本
- 脑胶质瘤组织样本
- 甲状腺癌组织样本
- 卵巢癌组织样本
- 肝癌组织样本
- 胰腺癌组织样本
- 肾癌组织样本
- 膀胱癌组织样本
- 骨肉瘤组织样本
- 软组织肉瘤组织样本
- 宫颈癌组织样本
- 子宫内膜癌组织样本
- 皮肤组织样本
- 血液或体液细胞样本
检测方法
- 免疫荧光法(利用荧光标记抗体进行蛋白定位)
- 酶标法(通过酶促反应显色检测抗原)
- 多重免疫组化染色(同时检测多个靶蛋白)
- 石蜡切片免疫组化(适用于福尔马林固定样本)
- 冰冻切片免疫组化(快速检测未固定样本)
- 抗原修复技术(恢复因固定而遮蔽的抗原表位)
- 信号放大技术(提高低表达蛋白的检出灵敏度)
- 自动染色机标准化流程(减少人为误差)
- 阴性/阳性对照实验(确保检测特异性)
- 免疫电镜技术(超微结构水平蛋白定位)
- 流式细胞术辅助分析(定量蛋白表达水平)
- 组织微阵列技术(高通量检测多个样本)
- 原位杂交联合检测(结合核酸与蛋白分析)
- 数字病理图像分析(定量评估表达强度)
- 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增强信号检测效率)
检测方法
- 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
- 荧光显微镜
-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 酶标仪
- 组织切片机
- 冰冻切片机
- 抗原修复仪
- 生物安全柜
- 离心机
- 恒温培养箱
- 流式细胞仪
- 电子显微镜
- 数字病理扫描仪
- PCR仪
- 蛋白电泳系统
了解中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