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CT骨小梁分析
原创版权
信息概要
Micro-CT骨小梁分析是一种基于高分辨率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的骨微结构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骨代谢疾病及骨修复材料的研究。该技术通过三维成像精准量化骨小梁的形态、密度及空间分布,为临床诊断和科研提供关键数据支持。
检测的重要性在于:能够非破坏性评估骨组织的微观结构变化,早期发现骨质退化或异常;为药物研发、生物材料性能验证及疾病机制研究提供客观依据;同时助力个性化医疗方案的制定。
本服务涵盖样本制备、扫描重建、参数分析全流程,支持动物骨、人体活检骨及人工骨替代材料的检测,符合ISO和ASTM国际标准。
检测项目
- 骨体积分数(BV/TV)
- 骨小梁厚度(Tb.Th)
- 骨小梁分离度(Tb.Sp)
- 骨小梁数量(Tb.N)
- 骨表面积体积比(BS/BV)
- 骨矿物质密度(BMD)
- 结构模型指数(SMI)
- 各向异性程度(DA)
- 骨小梁连接密度(Conn.D)
- 孔隙率(Po)
- 节点末端比(N/T)
- 骨小梁模式因子(Tb.Pf)
- 欧拉数(Euler)
- 骨皮质厚度(Ct.Th)
- 骨髓腔面积(Ma.Ar)
- 骨小梁空间分布(SDI)
- 骨小梁弯曲度(Tb.Curv)
- 骨小梁断裂强度(Tb.FS)
- 三维分形维度(3D-FD)
- 骨矿化分布异质性(MDH)
检测范围
- 小鼠/大鼠股骨
- 兔胫骨
- 猪脊椎骨
- 羊颌骨
- 人体髂骨活检样本
- 股骨头坏死标本
- 骨质疏松椎体
- 羟基磷灰石人工骨
- β-磷酸三钙支架
- 胶原复合骨材料
- 3D打印钛合金骨
- 珊瑚转化骨替代物
- 脱钙骨基质
- 纳米纤维仿生骨
- 骨水泥填充体
- 牙槽骨移植块
- 软骨下骨修复体
- 脊柱融合器
- 颌面骨缺损修复体
- 骨关节假体界面
检测方法
- 微米级CT扫描:采用1-20μm分辨率进行三维成像
- 阈值分割法:区分骨组织与非矿化区域
- Marching Cubes算法:三维表面重建
- 形态学参数计算:基于三维骨架提取
- 灰度值校准:通过已知密度标准品校准
- 各向异性分析:评估骨小梁空间取向
- 有限元建模:模拟力学性能
- 动态追踪扫描:时间序列微结构变化监测
- 双能CT法:区分不同矿化程度区域
- 体素尺寸校正:消除部分容积效应
- 拓扑优化分析:量化骨小梁网络连通性
- 机器学习分类:自动识别微结构特征
- 多尺度分析:结合宏观CT与微观CT数据
- 伪影校正算法:减少金属植入物干扰
- 统计学形状建模:群体微结构差异对比
检测仪器
- SkyScan 1272
- Bruker Skyscan 2214
- Zeiss Xradia 520 Versa
- Rigaku CT Lab GX
- PerkinElmer Quantum GX2
- Scanco Medical μCT 50
- TESCAN CoreTOM
- Nikon XTH 225
- GE Phoenix v|tome|x
- Shimadzu inspeXio SMX-225CT
- Mediso nanoScan PET/CT
- Milabs XUHR-CT
- X-Opt MicroXRM
- ProCon X-Ray CT-Alpha
- North Star Imaging X5000
了解中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