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感诱发电位
原创版权
信息概要
体感诱发电位(SEP)是一种通过刺激外周神经,记录中枢神经系统电活动的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神经生理学研究和临床诊断。
体感诱发电位检测能够评估神经传导功能,帮助诊断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硬化、脊髓病变等,对于早期发现和干预神经系统异常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的体感诱发电位检测服务,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检测项目
- 潜伏期测量
- 波幅分析
- 中枢传导时间
- 外周传导时间
- N20波检测
- P40波检测
- N13波检测
- P25波检测
- N9波检测
- P14波检测
- N11波检测
- P22波检测
- N18波检测
- P31波检测
- N30波检测
- P45波检测
- N35波检测
- P60波检测
- N50波检测
- P100波检测
检测范围
- 上肢SEP检测
- 下肢SEP检测
- 正中神经SEP检测
- 尺神经SEP检测
- 桡神经SEP检测
- 胫神经SEP检测
- 腓神经SEP检测
- 坐骨神经SEP检测
- 三叉神经SEP检测
- 面神经SEP检测
- 迷走神经SEP检测
- 舌咽神经SEP检测
- 副神经SEP检测
- 脊髓SEP检测
- 脑干SEP检测
- 皮层SEP检测
- 亚皮层SEP检测
- 多发性硬化SEP检测
- 脊髓病变SEP检测
- 周围神经病变SEP检测
检测方法
- 电刺激法:通过电刺激外周神经诱发SEP
- 磁刺激法:使用磁刺激器诱发SEP
- 表面电极记录法:通过表面电极记录SEP信号
- 针电极记录法:使用针电极提高信号质量
- 多导联记录法:同步记录多个部位的SEP
- 平均叠加技术:通过信号平均提高信噪比
- 时域分析:分析SEP波形的时间特性
- 频域分析:分析SEP信号的频率成分
- 相干性分析:评估不同部位SEP的相关性
- 地形图分析:绘制SEP的空间分布
- 动态监测:连续记录SEP变化
- 双侧对比:比较左右侧SEP差异
- 温度调控:研究温度对SEP的影响
- 药物干预:评估药物对SEP的作用
- 运动干预:研究运动对SEP的影响
检测仪器
- 诱发电位仪
- 电刺激器
- 磁刺激器
- 表面电极
- 针电极
- 放大器
- 滤波器
- 模数转换器
- 信号平均器
- 脑电图仪
- 肌电图仪
- 神经传导仪
- 生物电记录系统
- 数据分析软件
- 地形图绘制系统
了解中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