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资质

ISO体系

高新技术企业
首页 检测项目 新闻动态 搜索一下

SARS-CoV PUMC01感染大鼠模型

阅读不方便?点击直接咨询工程师!
cma资质(CMA)     iso体系(ISO) 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

模型信息

中文名称:SARS-CoV PUMC01感染大鼠模型

英文名称:NA

类型:SARS-CoV感染动物模型

分级:NA

用途:用于SARS-CoV 研究。

研制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保存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研究背景

2002年在中国广东爆发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波及全世界34个国家。2003年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包括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加拿大、美国在内的11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个实验室通力合作研究的结果,宣布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的病因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称为SARS冠状病毒。

SARS早期(1~3d),不断释放到血液中SARS-CoV,引起病毒血症。临床上,表现为发热、畏寒、头痛、肌痛等症状。从SARS疾病的起始,淋巴细胞就受到了SARS-CoV的侵袭,因此,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数目减少是诊断SARS的重要指标。SARS轻症患外周血CD3+、CD4+、 CD8+数恢复正常;重症患者呈持续下降。所有死亡SARS患者尸解标本中,脾、淋巴结、扁桃体和肠道的淋巴组织萎缩,淋巴细胞大量减少,呈现出耗竭状态。在数周到2个月时间内,SARS-CoV对重症SARS患者免疫器官的损伤程度达到了艾滋病晚期水平。由于患者发生免疫缺陷,因此,发生机会性感染的发病率在本组病例中高达50%。

陷窝蛋白-1在呼吸道上皮细胞内高表达,SARS-CoV感染造成多组织脏器损伤,以肺损伤最突出。初始在肺组织中复制增值的SARS-CoV、经血重新进入肺的SARS-CoV和渗出到肺组织中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本身携带的SARS-CoV在肺内聚积、增殖,不断加重肺损伤。这种损伤具有连续性、弥漫性、严重性的特点,导致广泛性肺泡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大量蛋白性液体、纤维蛋白、炎症细胞渗出和炎症介质的过量释放,造成了肺内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显著增加,最后引起弥漫性肺泡损伤(diffuse alveolardamage, DAD)发生。此时,疾病陷入进展期(4~9d)。在进展期,与肺部的病理改变相对应,患者出现咳嗽、气促、胸闷和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X线检查,肺内早期病变是两肺下野出现斑片状阴影。病情继续发展,到达极期(10~14d),患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甚至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X线下,进展期和极期病变迅速发展为两肺广泛病变,呈现弥漫分布斑片状渗出阴影,伴有磨玻璃阴影、边界模糊结节状实变影。

制备方法

大鼠包括SPF级Wistar大鼠、SPF级SD大鼠和SPF级Lewis大鼠。

SARS-CoV病毒株为PUMC01(Sino-1, GenBank Acc. #; AY350750),分离自一个死于北京协和医院的典型的SARS患者(PUMCH)。SARS-CoVPUMC01病毒通过鼻腔喷雾方法感染动物。Wistar大鼠、SD大鼠和Lewis大鼠三个品系的动物,每个品系分成4周龄和7周龄两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又根据感染病毒剂量的不同,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动物安乐死后,取肺、脾、肝、肠淋巴结和血液样品进行病毒拷贝数和病毒滴度检测。感染后第7、14、21、28天检测SARS-CoV的IgG抗体动物安乐死后,取肺、肝、脾、肾和肠淋巴结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评价验证

1. 大鼠感染后病毒在组织中复制情况

三个品系的大鼠分别在感染后第3,6,9,12、15、21和28天被处死,取肺、肝、脾、肾、血、肠系膜淋巴结,用病毒分离和RT-PCR方法检测病毒复制情况。Wistar和SD大鼠未检测到病毒。在感染Lewis大鼠的肺、肝、血中可以分离到病毒,以RT-PCR病毒检测结果判定,Lewis大鼠在感染后的12天之内,感染的24只大鼠均为阳性,感染率为100%,见表1。对照组病毒分离和RT-PCR的结果均为阴性。

表1 SARS-CoV3个品系大鼠中复制

2. 大鼠感染后血清中SARS-CoVIgG抗体水平

在感染后第7,14,21和28天检测抗SARS-CoV IgG抗体。在Wistar和SD大鼠中,在感染后第7天可以检测到抗SARS-CoVIgG抗体,在感染后第15-21天达到顶峰,在第28天后滴度开始下降。Lewis大鼠的抗SARS-CoV IgG抗体在感染后第28天仍然保持较高的滴度。4-7周龄Lewis大鼠抗体滴度随时间的变化见图2。对照组抗未检测到抗SARS-CoV IgG抗体。

图2测定被感染Lewis大鼠血清SARS-CoVIgGOD值

3. 大鼠感染后临床病理变化

实验组Lewis大鼠在感染SARS-CoV后出现嗜睡、食欲下降、体重减轻、毛发粗乱等临床症状。在Wistar和SD大鼠感染后第3,6,9,12、15、21和28天取肺、脾、肝等组织做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的病理改变。在Lewis大鼠中,脾和肝脏未见明显的病理改变,在肺脏组织中可见明显的肺炎改变。感染Lewis大鼠第3天肺组织呈局限性间质性肺炎改变,表现为局部肺组织间隔增宽,血管充血伴多量以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肺泡腔内可见渗出物,肺泡上皮有坏死和脱落。感染第6~9天肺组织间隔明显增宽、融和伴多量炎细胞浸润,肺泡内可见明显的纤维素样渗出及出血,其中还可见较多的泡沫样组织细胞,有的小支气管、小血管周围可见多量炎细胞浸润,支气管腔内可见炎性渗出物,部分支气管上皮损伤脱落。感染第15天肺组织病变区域缩小,增厚的肺间隔内有多量泡沫样组织细胞浸润,未见出血及渗出。感染第21~28天肺组织病变区明显缩小,仅见少许淋巴细胞浸润,肺泡内渗出物消失,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肝脏及其它脏器未见明显病理变化。对照组动物各脏器未见明显的病理改变,见图2。

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显示在感染后第3天和第12天的肺组织中可以检测到SARS-CoV抗原表达,对照组免疫组化结果阴性,见图3。

图2 Lewis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A)正常对照(HE, 100×);(B)肺组织间隔增宽伴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HE, 100×);(C)和(D)间隔明显增宽,肺泡内可见泡沫样组织细胞(箭头所指) (HE, 100×和 400×).;(E)部分支气管上皮损伤脱落 (HE, 100×);(F)肺泡内可见明显的纤维素样渗出及出血 (HE, 200×);(G) 肺泡纤维化和增生 (HE, 200×)。

图3 Lewis大鼠肺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正常对照(100×); (B)大鼠感染后3天肺组织(200×) ;(C)大鼠感染后12天肺组织(200×)。

Wistar大鼠和SD大鼠的病毒复制和病理学改变也不明显,提示这些动物也不适合作SARS动物模型。Lewis大鼠对SARS-CoV敏感,有明显的病毒复制、特异性抗体产生和病理学改变。

尽管大鼠不是SARS-CoV的自然宿主,但Lewis大鼠在感染SARS-CoV后出现临床症状,包括嗜睡、食欲下降、体重减轻、毛发粗乱。肺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间质性肺炎改变。在感染后第3-12天可以在肺、肝和血中检测到病毒的复制,在感染后第7天左右产生抗体,并至少可持续4周。肺组织出现病理改变的时间基本上与抗体出现时间一致。SARS-CoV感染Lewis大鼠后出现临床症状和拟人SARS的病理改变,提示它可能是比猫、小鼠[23]、雪貂这些对SARS-CoV敏感的小动物更好的替代模型。Roberts et al报道了SARS-CoV感染金黄地鼠的情况,在感染的动物呼吸道发现了感染相关改变,但是肺组织没有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和SARS特异性IgG抗体。

Lewis大鼠对SARS-CoV比其它的小动物更敏感,以RT-PCR病毒检测结果判定,Lewis大鼠在感染后的12天之内,感染率为100%。Lewis大鼠作为研究SARS-CoV感染机制的模型, 具有比食蟹猴和恒河猴经济, 方便和易于操作的优点, 比小鼠[23]载毒时间长, 病理改变更明显。它可以作为继食蟹猴和恒河猴之后的SARS小动物模型。Lewis大鼠作为SARS小动物模型国际上没有相关报道,是我们首创的。

生物安全性

暂无介绍

讨论与结论

暂无介绍

全国服务领域:河北、山西、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台湾、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香港、澳门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

以上是关于SARS-CoV PUMC01感染大鼠模型的相关介绍,如有其他疑问可以咨询在线工程师为您服务。

最新检测

了解中析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实验室仪器

合作客户

我们的实力

中析研究所第三方检测机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为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企业公司以及大学高校提供检测分析鉴定服务!
研究所仪器 | 研究所动态 | 检测项目 | 化工资讯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2号楼27层】,【山东分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邮箱地址:010@yjsyi.com】

https://www.bjhgyjs.com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检测机构-搜索一下-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投诉举报】010-82491398  备案信息:京ICP备15067471号-34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695号